師說心語

Teacher Talking
孩子是台灣的未來 孩子是台灣的未來 litao

閱讀也理解生活 〡 楊傳峰老師

最近教到〈碧翠絲的羊〉這篇課文,這女孩是烏干達人,因美國康州的孩子無意間捐出的零錢而得到一隻羊,這隻羊改變了碧翠絲的生活,讓她得以受教育,有了到美國留學的機會,進而成為一則激勵人心的故事,甚至成為經濟學理論,課本雖然提及碧翠絲的成長過程是個奇蹟,但沒有相關經驗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串文字,我很想讓他們知道課文中所提的「奇蹟」是碧翠絲的環境很艱困,而那樣的環境所存在的重重困阻絕非二十一世紀台灣的孩子所能體會,為了讓大家理解,我找了時間讓他們看〈盧安達飯店〉,透過這部影片所記載的況狀,孩子們或許可以對「奇蹟」有點理解。

除了這樣的理解我覺得還不夠,總希望可以多一點連結,想起了去年到清邁旅遊前也曾號召同學一起募文具,於是我朝他們的腦海丟進一顆石頭:「你的們筆、文具,有可能改變那裏的孩子」當同學臉上泛著漣漪的時候,臉上都泛著光芒,因為他們都曾收到美斯樂同學寄來的信片,那件事情是非常真實地被經歷過,所以我決定再找找有沒有甚麼是他們可以做的,讓他們也當當文中「康州」捐零錢的孩子。恰好,網路上有「舊鞋救命」活動,「我們或許也可以像康州的孩,一起幫幫沒鞋子穿非洲的孩子」我再登高一呼! 決定之後便開始收舊鞋,哈!沒想到事情進展並不順利,因為學生大多沒有舊鞋,他們也是一雙輪替著一雙,所以空的箱子還是空的,還好有個家長她努力的在其他社群鼓吹,一箱一箱、一袋一袋的鞋子就慢慢的聚攏過來。雖然鞋子是有了,但這些鞋子跟學生根本「連結」不起來,若把鞋子直接送到發起活動的倉庫就沒有意義了,於是邀同學一起整理鞋子,我說:「就算要送東西給人家,也要尊重對方,給對方乾淨的。」就這樣,一群自願的同學犧牲午休時間來刷鞋子,他們邊刷邊聊天,他們聊天的內容大多零人啼笑皆非,「跟你們說喔,我從來沒洗過鞋子」「我的都是我媽洗的」「原來鞋子要洗喔!」

在一旁看孩子們刷鞋很沁人心脾,不只是他們正在做的事,還有他們的善良,即便有的鞋狀況很不好也沒在她們臉上看到嫌惡的表情,有次上電視節目談霸凌,主持人說:惡很淺層,很容易被激發,我在節目中舉了例子說明善也很淺層,也是很容易激發,從眾效應是存在的,若能妥當操作,善的因子就會愈來愈大,就像我在午休前強調:只要十個人!除了被找去當公差的,留在班上睡午覺的寥寥無幾。 後來學生發現我離開生產線時抱怨著說:「怎麼不來幫忙?」我笑著說:「我開始想像把這些鞋子晾在教室外面的景象了,你們不覺得很美嗎?」

他們知道我又再做白日夢了,便不再搭理我,但我做的不只是溼答答的鞋子成對的排在教室走廊,而是同學們臉上的汗水,和遙遠的那一端的孩子穿上鞋子的表情,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可以把這兩種表情放在雲端上對仗,即便杜甫也沒辦法如此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