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這些年一起在球場打球的孩子們的一封信: 我們在最後13秒被逆轉了~我們在最後13秒...被...逆...轉...之後你們就像洩了氣的皮球、提不起勁的在休息區坐著、趴著、發呆著......久久過後就是吞不下這場敗仗。雖然你們什麼都沒說,但沉默卻更像銳利的箭矢,默默的不斷射向我。我必須承認,輸球原因之一是我不讓主將上場,這個決定使得我們的禁區少了中鋒赤木剛憲;這個決定使得我們的控球流川楓孤立無援;也是這個決定在最後把冠軍拱手讓人。 賽前,想在畢業前拿下冠軍的你們,來替主將求情過,家長跟校長也都來關切過,但我仍然像糞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的堅持著。為什麼?我想、我有責任告訴你們一段部落阿公告訴我的話...... 九年前我剛接到球隊,我跟你們一樣想贏球,我熱切地想打造一支無敵艦隊。所以當有一個球員家裡不贊成他的孩子練球,我主動到家裡拜訪。阿公的話不多,知道我家訪的目的後,低著頭、看的地板、用大拇指指指背後牆壁上的獎狀,對我說:「老師、我以前也是省運第二名,現在呢,有甚麼?」阿公指的方向,是一張省運第二名的獎狀。原來我面前的阿公,當年可是全國第二! 客廳的牆壁上除了這張獎狀,就剩下家人的合照相片,以及斑駁發毛的壁癌。我還不知道如何回應「現在呢,有甚麼?」這句話,阿公下一句話便冷冷地穿透了我:「我覺得,你們教練在利用我們的孩子。」
同年,球隊戰無不勝,每一場冠軍,我就會被敘一到兩次嘉獎,而每一張嘉獎令卻會讓我想起阿公的話:「我覺得,你們教練在利用我們的孩子。」我也不斷地想起那位家徒四壁的客廳中的阿公,並反問我自己:「我的球員有什麼?」 這支球隊的主力,升上國中後也大多成為田徑隊跟球隊的主力。每一年的HBL決賽,都鼓舞著所有熱愛籃球的孩子,奮力地追逐夢想。然而隨著時間一年一年過去......有人高中中輟了,有人大學中輟了......那些年奪冠的球員們,一個一個回到山上......。而我這個教練,正累積著一張又一張的嘉獎令...... 孩子們,我無意抹黑其他教練的努力跟心血,但是我有責任告訴你們,我們的體育環境是如此的不健康。得獎的球隊成為鎂光燈下的巨星;得獎的學校可以獲得更多的上級的經費挹注;得獎的學校可以證明學校辦學績效......這些因素使得教練不得不在乎競賽成績,並且越來越重視比賽成績......但是阿公的話卻像是警鐘,不斷的提醒我,少了運動舞台之後,我到底可以給你們留下什麼?離開運動場之後,你們還有什麼?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我們嘴巴苦口婆心告訴運動員:「品德第一」,「態度決定高度」,「球要打書也要讀」。但是事實是只要遇到比賽,沒有寫功課的主力球員上場了;偷抽菸偷喝酒的主力球員上場了;打架鬧事的主力球員上場了;態度品行不佳的主力球員上場了......那些完成教練要求卻無關勝負的球員卻在場邊觀戰。我們用實際的作為告訴球員:「贏、比品德、態度重要」 漸漸的,練習的時間越來越長,出去比賽而影響到的課務越來越多。我甚至知道許多體育班、球隊的學生,一個學期上課天數才99天,比賽的公假卻高達二、三十天。我們讓大部分的學生關在教室裡缺乏運動;同時間也讓一小部份的球員只會運動,這樣好嗎?我想凸顯的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學業,而是對運動的觀點。隨著國三基測越來越接近,越來越多需要運動的孩子長時間補習,缺乏運動。而我那些運動過度的球員們,卻在運動場上汗流浹背,長時間承受的運動傷害的風險。 漸漸得,越來越少人能體會你們練習所付出的辛苦;越來越多人以為你們練球是因為不愛讀書、不愛學習;也是這個現象,使得我們的球員,一旦離開了球場,很容易一無所有。孩子們,我希望你們明白,這樣的現象是有問題的。
孩子們,如果你們覺得我不在乎輸贏,那是天大的誤解。我和你們一樣渴望贏球,我比你們更渴望讓主將上場。但是我也堅信著,在那片球場上,仍然有更重要的精神必須貫徹。只是、這份堅持使我們輸了今年的球賽。為了避免未來再次發生,我有責任再互相提醒一次這份堅持。(而且Facebook每一年都會再提醒我們一次) 第一、【健康的快樂,無論你幾歲都應該運動】 坦白告訴你們,八年前我曾經想過收掉球隊。但是當我看見你們在球場上追著球跑的神情,我確定,運動是每個人都應該享受的快樂。所以、就算不會運球、就算投籃會肉包,只要你想打球,我就會陪。十年來讓我堅持不解散球隊的,不是球技、不是冠軍,是你們打球的神情。跟性別無關、跟球技無關、跟成績無關,更不是「不讀書所以去運動」。我們每個人應該努力在躺進棺材之前、都喜歡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而不是讓一小群人揹著「台灣之光」的擔子運動過量。) 同時運動是健康的,這樣的快樂不是滑手機可以取代的。請你記得,你越煩躁、你越需要運動。失戀了,去運動;考試考砸了心情不好,去運動;甚至K書前,去運動,你會很意外,成績居然也會同時進步。 第二、【自律,尤其是小地方的自律】 如果你不滿足於只是玩球,你還想成為一個運動員。你想要在運動場上比別人更快、更強、更厲害,請你記得,你會需要比別人更自律。如果你去了解過林書豪、Curry為了站上NBA所做的訓練,你會發現,他們就算不打籃球,做甚麼也都會成功。 所以當球員能夠展現自我管理的紀律,即使是個魯肉腳,就算會輸球,每個完成本分的泉源,就應該要能有上場打球的機會。 請你記得、比賽是對你自律的驗收,比賽的結果往往早就已經決定了。當你怠惰不來練球,你就正在輸球;當你練球遲到、你就正在輸球;當你偷抽菸、你就正在輸球;如果你偷喝酒、你就正在輸球......甚至、當你控制不住自己去打人、當你忍不住打架鬧事、去欺負同學、你都在輸球。事實上我也要明白的告訴你們,當你不寫功課、你也在輸球。 別笑我太誇大,過度放大這些小事。孩子們,你們還記得當我們拿下三對三男女雙料冠軍之後,慶功宴狂歡時闖的禍嗎?不只賠光了冠軍獎金,還倒貼了三千元。孩子們,還記得我們五月18日去為國三的學姊的靈堂追思弔唁嗎?一場車禍便結束了一個運動員。運動使你精力充沛,但也容易無處宣洩。沒有適當的自律,這些精力也成了闖禍的泉源。有時候,摧毀我們的成就的,正是這些小地方。 如果你可以在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展現自律,我深信,這份自律,將使你具備一個運動員的可塑性,而這份可塑性,在離開運動場之後,依然適用。 第三、【團隊,我們無法只自己好就好,我們還需要找到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與價值】 就像比賽上,我們不可能把球像責任一樣傳出去就沒事了,我們需要跑位、補位、單擋、卡位......我們需要找到自己在團隊中扮演的位置。團隊運動美妙之處也在此,就算是沒有得分能力的球員,也可以扮演單擋助攻的角色。 此外、我們永遠無法只自己好就好,當球員不肯自律,就會侵蝕團隊的自律;當教練沒有堅持規範,就會侵蝕彼此的互信。球員與球員之間、球員與教練之前都存在著看不見的關係,當我們彼此察覺了這一份關係的存在,你將會發現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提醒並且規範約束、都會不斷增強我們彼此的信任,並且提升我們的團隊能力;你的好、會是團隊更好;反之、團隊將為之瓦解。我希望你們了解,每一個人在團隊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跟價值,有一天即使離開球隊,你也應該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 最後、我想給這些年一起在球場打球的孩子們的提醒,你們在球場上的熱情,是最令我感動的一部份,請好好的呵護這份對運動的熱情。終場前13秒輸球是一寶貴的一課,請永遠記得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