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是孩子閱讀世界的方式,更是參與社會的過程
記得小時候自己的志願,是成為一名生態學家,在山野裡記錄研究,為這世界上的人類或瀕臨絕種的動植物打拼著我父親是國中自然老師,從小就喜歡帶著我跟弟弟往科博館跑,我也獨愛生態紀錄片或環境相關電影,在以前還是錄帶的年代,我們會把喜歡的節目錄下來,一遍再一遍反覆觀看,身歷其境百看不厭。長大後當了老師才猛然發現,其燃起自己童年心中那把烈火的,原來是影像,是那些令人驚艷的畫面、豐富的聲音;是裡面動人的故事線;是片中不痕跡的影像敘事風格,是影像開啟了我對世界和對自己的想像。
而影像確實是個充滿力量的載體,它影響人思考和行為的程度,有時更勝於書本,我喜歡透過紀錄片和電影的導讀開孩子們對議題的想像和探討,特別像是情感、生命、環境、兩性或美感教育,這些真的很需要聲音影像或故事來輔。看著說著,我發現自己也被感召了,於是 2011 年我開始拿起攝影機創作,成為了獨立紀錄片工作者,也開啟了校園像教育的歷程。
我很感恩選擇了一條充滿挑戰的路,我才有機會那麼靠近自己教育的初衷。新的世代有著新的思維,更有著新的發模式,孩子們誕生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大量獲取知識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了,反而是在這些紛亂的觀點中做出正確判斷和選擇,擁有獨立思考想像創新的能力,我覺得影像教育剛好能夠補足孩子這部分的學習,透過帶領孩子們對某議題的長期關注,走出教室與真實的人物對話訪談,腳踏實地去看待這個環境裡正在發生的事情,然後學習用聲音影書寫自己的觀點,並引發更多人的關注與討論,這不就是新的 108 課綱強調的學習能力與素養嗎?
因此在學校我設計了一連串拍片相關的課程,從媒體識讀開始,認識影像的種類,接著讓孩子提出自己想拍的故事關心的議題,教導他們如何完成田野調查、器材運用與拍攝、說故事的能力、訪談技巧、劇本寫作、導演和排戲、軟後製能力、分工合作、解決問題…等等,孩子們帶著自己完成的作品參加影展,與人分享互動,我相信這些課堂之外的會和收穫,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珍貴的養份。
讓孩子們能夠有資源有系統學習的成就感背後,老實說,在教育現場遇到的挫折和困難真的非常非常多,在升學主掛帥的氛圍下,在僧多粥少有限的學校資源和學習時間裡,這些沒有辦法短時間量化成分數的課程,往往都是不被重的一塊,除了社團課之外,我們大多會在課餘時間繼續陪著學生工作,有時候真的很難兼顧自己的家庭和休息,拍攝關的專業設備器材也幾乎都是老師自掏腰包,或是參賽賺獎金添購的,寒暑假就是陪著學生上山下海田野調查拍片剪參加影展,師生朝夕相處下來,我們就像家人一樣感情深厚,雖然很辛苦,但體會到價值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八年下來,我們師生累積創作超過 40 部以上多元議題的紀錄片和劇情片,幾乎拿遍國內影展的大小獎項,也包含了 2015 年彰化縣 SUPER 教師首獎,但比得獎更值得我開心驕傲的,是孩子們在鏡頭背後的改變與成長,甚至在拍攝過程中無意間打開了與家人或世代對話的可能。
在這些學生作品中,令我印象很深刻的片子是 2017 年王晨羽同學的《薯葉上的秋海棠碎片》,這是一部於家族認同的故事,爺爺是外省老兵的她,偶然看見電視上洪素珠公民新聞中對外省人的謾罵與偏見,開啟她決定拍自己家族故事的起心動念,透過大量記錄家人間深刻的對話和回溯,勾勒出她未曾謀面的爺爺,顛沛流離又刻苦清高一生,外省兵後代在當時的生活困境,以及那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劇,她的影片很溫柔也很鋒利,帶出許多的討論迴響,同時這部片的創作也成為她認識自己的方式,影片除了榮獲當年度全國紀錄片競賽金牌獎殊榮外,也入選 2017 文化部紀錄片巡迴列車,那年 14 歲的晨羽能與國內知名大導演的電影一起到臺灣各地放映與分享。
我始終相信影像的力量,是能夠改變世界的,是足以啟發人性的,它也是未來孩子閱讀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種孩子參與社會的過程。